試評苗之珊《寫作計畫》



腦部研究者吉兒泰勒(Jill Bolte Taylor)曾在TED演講中指出左右腦分別如何感知個體本身與外在世界。右腦認知的世界是一團連續的能量,「我」是一種能量體,外界的資訊則以能量的狀態流動到身體中,在右腦的意識裡,我們彼此連結成一個大家族(one human family)。

左腦則完全不同,它是告訴我們:「我是我」的那個聲音。於是我們從外界環境的能量分離出來,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個體。若失去了左腦的作用,甚至會難以分辨身體的界線,感覺自己變得巨大,不斷膨脹,人與人、與世界融成完美的「一體」。

有趣的是,此二種狀態的可能性同時存在於我們的生理結構,人在左右腦的平衡中生活,而非只執其一。這與之珊《寫作計畫》帶給我的感受不謀而合。

xx

《寫作計畫》可說是之珊2014年的日記,只是日記內容全部來自引用。引用來源為之珊在自己臉書頁面上看到的內容,包含朋友、追蹤的粉絲頁或某些開放追蹤的個人當天發佈的訊息。篩選方式非常主觀:收錄符合當日心情或感想的句子。

《寫作計畫》嘗試討論個體獨特性的幻覺,即:普遍生活經驗所形成的個人感受,似乎並沒有作為「個人」的我們所以為的獨特。確實,在翻閱整本「日記」時,多有似曾相識之感:抱怨工作疲勞、日常瑣碎者有之,自我激勵、精神喊話者有之,憤世嫉俗、笑看江湖者有之,自省沉澱、分享智慧之語者有之。像我們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常見的內容,也像我們曾經發佈過的訊息。此外,2014年的熱門新聞和大事件亦在「日記」中穿插顯現,反黑箱服貿、世界杯足球賽、食安問題、九合一選舉等,我們難以自外於身處的同一社會過程。

但或許正因我們擁有共同經驗、普世追求,有相似的快樂、痛苦,所以創作者的作品,才具備受共鳴的前提。

xx

然而《寫作計畫》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「作者/編輯」的個人意識。之珊在臉書上選擇結交的朋友、追蹤的頁面,出於自己的選擇,而每天要引用哪句話作為當天的「日記」,更是主動篩選的結果。當時序來到月底、年中、歲末,之珊多次引用友人對時光流逝的螳臂擋車之感,次數之多已讓讀者得以推測這位「作者/編輯」個人對歲月如梭的無力和感慨程度。而大量引用關於藝術創作與攝影實踐的心得感想,也反映之珊作為藝術愛好者/創作人的身分。正如引言中巴斯卡(Blaise Pascal)所說:「但願大家不要怪我說的話了無新意,其實將資料加以處理便是新意。」

若從敘事研究的角度切入,這本「日記」以引用的方式近乎諧擬了個人的述說,建構出「敘事者/作者」的經驗和感受。只不過,述說經驗時,敘事者也同時在創造一個自我──即敘事者想要如何被他人認識。因此,述說不可避免地就是一種自我的再呈現。《寫作計畫》裡,這種自我的再呈現卻是透過他人的再呈現建構,環環相扣,頗值得玩味。

之珊為期一年的文字實驗,在缺少作者的「寫作」之中,挑戰了敘事者的主體性、編輯作為作者的身分,並揭示人作為獨特個體與彼此之間的模糊界線。

-----
謝謝之珊寄試閱本給我,所以試著寫了一篇短評,第一次寫評論文章還請多指教。

苗之珊網站:chihshanmiao.com